跳至主要内容

岩井英一1934年与在沪的蓝苹(江青)及所依傍的崔万秋,王莹及所依傍的新声通讯社记者袁学易(即袁殊)有往来。

 

岩井英一

 播报 编辑 上传视频
岩井英一,日本间谍、外交官,1899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爱知郡中村,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岩井公馆的主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外务部门迫切需要一个针对国民政府的情报机关进行情报搜集、分析,以便为下一步的侵华战争做决策参考。正因如此,日本外务系统的日特机关特别调查所于1938年4月在上海应运而生,特别调查所由岩井英一统领。上海的日军及汪伪特务组织的活动经费全由岩井英一掌握核发,取得了操纵、干预日伪特务组织的权力,而且岩井英一还有强烈的政治野心,图谋在中国建立和扩张势力。因此,对运作这一特务机关十分卖力,受到日本外务部门的夸奖。1945年日本战败后,岩井英一回国。 [1] 
中文名
岩井英一
外文名
Iwai Eichi
国    籍
日本
民    族
和族
出生日期
1899年10月10日
出生地
日本爱知县爱知郡中村大字稻叶地

早年生涯

编辑 播报
岩井英一,日本外交官,著名的特务机关岩井公馆的主人,1899年10月10生于爱知县爱知郡中村大字稻叶地,其父名津田德三郎.1912年4月,岩井入爱知县立第一中学,1917年3月毕业,翌年8月入东亚同文书院第18期商务科,1921年6月毕业.同年8月任外务通译生,派驻重庆领事馆,实际在外务省电信课工作.翌年2月派驻汕头领事馆.1924年7月获准回国休假,8月与大阪府人堀内富久子结婚,12月任外务属,在外务省情报部第1课工作.1926年5月,任外务书记生,派驻长沙领事馆,单身赴任.4月3日,汉口因日本人向华人施暴,抗日情绪高涨,岩井撤离长沙领事馆,在汉口避难;8月返回长沙.1928年6月,处女论文在母校东亚同文书院办的杂志上刊登;9月,获准回国休假;11月,被授予大礼纪念章.1929年1月,任外务属,在外务大臣官房电信课工作;10月发表《满洲问题解决之客观的考察》,强调和平解决满洲问题.1931年5月,在外务省带头反对外务省的减薪,因此于11月被贬往上海总领事馆.翌年2月单身赴任,在新设的上海公使馆情报部工作;定居北四川路头的千爱里15号,1934年与在沪的蓝苹(江青)及所依傍的崔万秋,王莹及所依傍的新声通讯社记者袁学易(即袁殊)有往来。

岩井公馆

编辑 播报
1936年调任驻成都总领事馆代理总领事,发生大川饭店事件。1937年12月,任上海副领事,叙高等官7等,陪同该馆情报部长河相达夫视察宁沪占领地.1938年2月,叙从7位,叙勋7等,授瑞宝章,单身赴上海任.4月,任特设的外务省情报部直属机关——上海总领事馆特别调查班负责人,应负责汪精卫工作的影佐祯昭大佐的要求,组织华人政党组织,发动以袁殊为中心的兴亚建国运动,被推举为兴亚建国运动本部(岩井公馆)总顾问。10月,为搜集汪精卫从重庆逃出的情报,在香港总领事馆兼职.此年,特别调查班刊行《关于武汉陷落之前抗日战线的动向——主要从左翼看国共合作的将来》.1939年3月,刚毕业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第36期学生有加入特别调查班的,大川塾出身及拓殖大学的毕业生前后有十几名加入该调查班;不久,日军在华中最高行政机构——兴亚院华中连络部开设,这主要是因为军方在侵华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故成立了以军方人物为主的该部.岩井的工作在一定程序上纳入了该部的范围,这对岩井借助军方的势力益见方便.9月,《特调班月报》第1号发行.10月,兴建运动获得40多万大众,完成结成新党的准备.11月,为了让日本政府了解,岩井带运动最高级干部8名赴东京,拜见了阿部信行首相,枢密院议长近卫文麿和陆,海,外务三省首脑.此年,特别调查班刊行《关于中国各党各派的政纲及其主张》,《关于XX团的调查》,《川康建设方案》.1940年2月,因周佛海的强烈反对,岩井决定不再组织政党,转向换为文化思想活动,即加强对重庆的全面和平呼吁,除了机关杂志《兴建》外,另创刊大型《新中国报》.4月,辻政信强烈支持兴建运动,在隶属师团长会议上,板垣征四郎总参谋长认为其乃对重庆思想工作的核心.由此,岩井英一受聘担任日军直接组织的南京大民会将官待遇最高顾问,以为指导.因侵华之功获勋6等单光旭日章及获赐380元。

战后活动

编辑 播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拉拢文人陈彬龢,令陈彬龢担任上海申报社长,进行宣传情报,1945年8月调任驻广东总领事。日本投降后回国,未几任“在外同胞后援会”理事,重新为外务省组建谍报机构,1947年以日本外交通商理事面目出现,1948年组织“中国贸易资料社”,任社长,经日本外务省向驻日美军提出保证后,1949年在香港搞“华文新日本经济月报”,广泛收罗各种人物,情况相当复杂,后兼任三申矿业公司总经理。 [2]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任援道

  任援道(1890—1980),字良才,号豁庵。1890年出生于江苏省 宜兴县 ,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平津警备司令。 1937年12月12日 南京 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在此民族危亡时刻,志士仁人共赴国难,而任援道却独有打算,他利用 权术 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收编了 太湖 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 散兵游勇 一万多人马,投靠到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梁鸿志 的帐下,沦为汉奸。任援道参加 汪精卫 、梁鸿志的上海会谈,会后发表声明,支持组建伪政府。抗战胜利后逃往 加拿大 ,1980年在加拿大病死。 中文名 任援道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宜兴县 出生日期 1890年 逝世日期 1980年 毕业院校 河北保定军官学校 目录 1   早期经历 2   汉奸岁月 3   狡兔三窟 早期经历 编辑   播报 任援道(1890—1980),字良才,号豁庵,早年毕业于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后赴日本留学,入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1911年归国。1924年5月, 顾忠琛 任孙中山下属的北伐讨贼军第4军军长,任援道在顾忠琛手下担任该军参谋长。后来,任援道回到家乡,担任宜兴履善高等小学、锐进小学校长。后任援道离开江苏赴天津,通过交通银行协理、叔父 任凤苞 的推荐,出任天津造币厂总务科科长。此后,获江西督军 蔡成勋 任命为江西银号督办。湖南省政府主席 唐生智 任命为驻天津办事处处长。此外,任援道历任步兵第四十团团长、第五十五旅旅长、山东兵工厂厂长、津浦路北段交通司令、京汉路警备司令、平津警备司令等职。 汉奸岁月 编辑   播报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据我东北。垂涎华北;蒋介石消极抵抗,节节退让时,善于投机钻营的任援道1935年当上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这是任援道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头衔。 任援道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12日南京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在此民族危亡时刻,志士仁人共赴国难,而任援道却独有打算,他利用权术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收编了太湖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万多人马,投靠到“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梁鸿志的帐下,先任绥...

追溯近现代中国起源与历史 第三章

  追溯近现代中国起源与历史 第三章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jPM5EAAAQBAJ&pg=PA417&lpg=PA417&dq=%E4%B8%83%E9%A1%B9%E6%92%A4%E5%86%9B%E6%96%B0%E6%9D%A1%E4%BB%B6&source=bl&ots=b5nHPYCaVU&sig=ACfU3U38QT_CtF4DqGtpV4V8_omU9VUgFQ&hl=zh-CN&sa=X&ved=2ahUKEwi8lvumqdXzAhXDEogKHYxPBJMQ6AF6BAgKEAM#v=onepage&q=%E4%B8%83%E9%A1%B9%E6%92%A4%E5%86%9B%E6%96%B0%E6%9D%A1%E4%BB%B6&f=false

近卫文麿mí[注 1](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又译近卫文麻吕,日本昭和时代前期的政治人物。上世纪初时曾三度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日本大政翼赞会的创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认为是与同时代之德国纳粹党、义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

  近卫文 麿 mí [注 1] (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又译 近卫文麻吕 , 日本 昭和 时代前期的 政治人物 。上世纪初时曾三度出任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日本 大政翼赞会 的创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认为是与同时代之 德国 纳粹党 、 义大利 国家法西斯党 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是首位公开支持和德国、义大利结成 轴心国 ,发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及 中国战场战争 的日本政治家,上任不久就策动 七七事变 ,两个月后便爆发了 上海会战 ,且任首相内历 南京大屠杀 。 近卫文麿 第34、38、39任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任期 1937年6月4日—1939年1月5日 前任 林铣十郎 继任 平沼骐一郎 任期 1940年7月22日—1941年10月18日 君主 昭和天皇 前任 米内光政 继任 东条英机 个人资料 出生 1891年10月12日   大日本帝国 东京府 东京市 逝世 1945年12月16日(54岁) ×   日本 东京都 死因 氰化钾 中毒 墓地   日本 京都 大德寺 政党 大政翼赞会 配偶 近卫千代子 亲属 细川护熙 (外孙,1993年-1994年任总理大臣) 专业 法学士 ( 京都帝国大学 ) 公爵 获奖 勲一等旭日大绶章 签名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近衛 文麿 假名 このえ ふみまろ 平文式罗马字 Konoe Fumimaro 日语旧字体 近衞 文麿 近卫文麿于内阁期间曾任: 贵族院 议员、副议长(第10任)、议长(第9任)、 内阁总理大臣 (第34、38、39任)、 外务大臣 、拓务大臣、 农林大臣 (临时代理)、 司法大臣 、 国务大臣 等职衔。近卫文麿出身于宫廷贵族 五摄家 之一“ 近卫家 ”第30任 宗主 ,为 后阳成天皇 的12世裔孙,为 近卫笃麿 公爵的长子。他为 京都帝国大学 法学 部毕业,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初期的内阁总理大臣,身为大战中日本方面的核心人物之一,对美较谨慎而退出一线,之后接手的后任首相 东条英机 发动 偷袭珍珠港 ,并在战后被判定为首要战犯。而近卫文麿在 日本投降 后饮药自尽身亡,因此最终未被起诉。 其外孙 细川护熙 曾于1993年至1994年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成为1955年以来日本首位非 自民党 出身的首相。 目录 生平 早年 进入贵族院 全面侵华 下台与太平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