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22的博文

七七事变前,日军增兵一倍!日本军官:阻止关东军

  七七事变前,日军增兵一倍!日本军官:阻止关东军 搜狐媒体平台   07-07 10:37 1937年7月7日,这个日子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日子。80年前的这一天,我们的祖国被日本人肆意凌辱,我们的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也就是在这一天,我们的同胞,奋起反抗,此后的8年里,我们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但是我们的民族似乎很善忘,关于那段岁月,很多人已经记不清楚了。至于有些细节,就更不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了。毕竟,相对于那些韩国明星的花边新闻来说,这段历史显得很无趣。 但是对于从未经历过战争的我们来说,忘记了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忘记了曾经为了国家和民族而付出热血的那些先烈。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那就是对历史最大的背叛。 其实,日本人对于中国华北地区早就虎视眈眈。在卢沟桥事变前夕,日军就已经做好了很充足的准备。 1936年4月18日,日本向河北地区增兵一倍,日军把增派的部队驻扎在京津铁路沿线地区。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日本这是准备对中国华北动手了。但是,日本军官却给出了一个极为无耻的理由。这个理由,直到今天,读起来还是那么的让人恶心。 当时日军驻华北的军官今井武夫是这样解释日军增兵行为的。 ”五年前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军部担心关东军越过长城,介入河北事宜,从而使满洲问题复杂化。军部决定增兵一倍,为的就是阻止关东军南下,从而缓和中日两军的关系。“ 对于增兵这一行为,日本当方面解释是为了阻止关东军破坏中日之间的关系。其实对于日本的这一行为,无非就是他们内部之间的派系斗争而已。而他们增兵,为的就是战争,所图的是我中国大片的领土和丰富的资源。
  淞沪会战是国军主动发起?历史的真相总让人不可思议! 虎穴嗣后齐发 02月09日 12:57 关注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 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这场有准备的小规模战斗到后来演变成一场中日双方以命相搏,海陆空百万人的大会战,最终以国军主动撤出上海而告终,今天看来仍不免令人唏吁。 今天根据相关的史料来看,淞沪会战确实是国民党军队主动发起的。黄绍竑,是淞沪会战的亲历者,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大本营第一部(作战部)部长,直接参与了南京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决策和指挥。他在战后的1946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中做有如下陈述: 黄绍竑 “八一三事变的发生,是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亦可以说日本是被动的,而我国是主动的。最高统帅的决策,是要以主动地姿态,先把上海敌军的根据地摧毁,然后再主动地向华北作战,即使不能将敌人根据地铲除,亦须吸引其兵力到这方面,以扰乱其既定计划。” 那为何一向抵抗日军畏首畏尾的国军却一反常态主动进攻呢?当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 战术考量:集中兵力优势,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卢沟桥事变后,宛平城内守军紧急增援。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驻屯军和关东军在北方大举进攻,意欲鲸吞整个华北。 在南方, 日本海军游弋于东海、黄海和长江水道。 日本军部和政府当时已确立进攻上海、攻略宁沪杭地区的决策, 日海军已下达准备进攻上海的作战指令,陆军正在组建上海派遣军,准备开赴上海淞沪地区一场大战已是箭在弦上,处于一触即发之势。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战场态势,日本海军舰队分布于黄浦江、长江末段水面和吴淞口内外海面,在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处外线包围态势。然而 在地面,中国军队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后续部队正在向战区调动,完全处于外线进攻态势, “当时我军兵力超过日方在沪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兵力约八九倍,进攻力量绰有余裕。”相反,日本海军陆战队居于劣势,处于内线防御之态势。 中国京沪警备部队 (8月13日改称第九集团军) 已在八一三之前做好了围歼驻沪日军的战役计划和作战部署 。 淞沪会战中的国军机枪阵地 日本陆军其时正倾注全力在华北战场作战,虽然在8月10日至11日已做出组建上海派遣军,调动2个师团出兵上海的决定,但部队动员、集结和经海上输送,至少需要10天时间
  上海虹橋機場事件   1937 年 8 月 13 日至 11 月 12 日的淞滬會戰是中國 8 年抗戰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之一。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時期。南京政府為了實現把日中戰爭變為世界戰爭,保衛寧、滬這一經濟和政治中心,牽制華北日軍兵力等目標,以主動的姿態開闢了華東戰場,並擴大會戰規模。而日本為達到迫使南京政府屈服的終極目的,由最初的被動應戰到逐漸掌握戰場主動,戰役目標逐步擴大,由保護日僑、佔領上海以北地區到全殲上海中國守軍,也逐次增兵淞滬。雙方都不肯放棄自己的目標,於是輪番增兵,形成了歷時 3 月之久的大會戰。如果說淞滬會戰是一次連環大爆炸,那麼,虹橋機場事件(日方稱“大山事件”)就是引起這場爆炸的導火索。然而,這導火索是誰製造的,又是怎樣引起連環大爆炸的呢? 日本人為什麼去虹橋機場 雖然早在 1932 年,中日就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但雙方互不信任,不斷派人查探對方實力和動靜。據時任上海保安總團第二團第二大隊重機槍中隊長的楊俊回憶,當保安團在上海市區暗置工事和兵力時,曾有兩個人來抄門牌。在被問及是什麼人、來幹什麼時,這兩個人都不回答,所以楊俊懷疑他們是日探,命令衛兵脫下他們的鞋,發現其大腳趾叉開(這是日本人特有的生理標誌)。此時這兩個人才承認他們是日本海軍陸戰隊的小隊長和步兵曹長,而且還搜出了他們身上的日記本,裏邊記載了屋裏機槍和官兵的數目。隨後,這兩個日軍被關起來,遭到保安團士兵的痛打,次日才放出。這樣的事時有發生,雖然日方多次向上海市府提出抗議,但由於上海沒有日本陸軍,所以日本海軍陸戰隊也不敢造次,但日軍飛機卻多次飛臨位於上海西郊的虹橋機場上空進行偵察。 西安事變後,張治中卸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一職,專任京滬警備司令,下轄 3 個師,即王敬久的第八十七師、孫元良的第八十八師、宋希濂的第三十六師。為了掌握日軍情況,為日後出擊做好有針對性的準備,張治中也派人秘密進入上海市區進行偵察。據時任第八十七師第二六一旅第五二一團團長、後任該旅旅長的陳頤鼎回憶:“為了準確掌握日軍部署情況,第八十七師呈準上級安排連長以上軍官,身著便裝,分批潛入上海市區進行實地偵察。” 但這些派去的軍官們也沒有能夠掩飾住軍人的身份而為日本人察覺,時任第八十八師參謀長的張柏亭回憶:“同行人員,則都光頭西裝,行動有點土裏土氣,多少引起日軍懷疑。” 盧溝橋事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13 個頁面,共 13 個。 A 有吉明 H 林权助 I 泉裕泰 K 片山和之 小原雅博 隈丸優次 M 村井仓松 S 重光葵 T 富田铁之助 W 若杉要 Y 山座圓次郎 橫井裕 ほ 堀内干城 分類 :​ 駐上海領事 日本駐外領事 日本駐華外交官 導覽選單 沒有登入 討論 貢獻 建立帳號 登入 分類 討論 臺灣正體 閱讀 編輯 更多 搜尋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近期變更 隨機條目 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 維基社群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知識問答 字詞轉換 IRC即時聊天 聯絡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 靜態連結 頁面資訊 維基數據項目 短網址 列印/匯出 下載為 PDF 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 日本語 編輯連結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22年2月10日 (星期四) 03:53。

有吉明生於京都府1909年至1920年任上海總領事。先後在漢口、仁川及歐洲各地任外交官。

  有吉明 (日語: ありよし あきら 、1876年4月15日-1937年6月25日),是日本 明治 , 大正 和 昭和 早期的 外交官 。先後擔任過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 、日本駐 瑞士 公使、日本駐華公使、日本駐 巴西 大使等職務 ,日本駐華公使館升格後擔任首任 日本駐華大使 [1] 。有吉明在 清朝 覆滅後努力與 中華民國 建交,反對 軍部 入侵中國的計劃。 經歷 [ 編輯 ] 有吉明生於 京都府 ,父親是京都郡長有吉三七。 1898年 東京高等商科學校 畢業。同年通過外交官及領事官考試。先後在 漢口 、 仁川 及歐洲各地任外交官。 1909年至1920年任上海 總領事 。 1920年轉任駐瑞士公使,代表日本參加 國際聯盟 大會。 1926年任駐巴西大使。 1932年7月以大使兼公使身份任駐華大使。 1935年中日兩國公使館同時升格為大使館,被任命為首任駐華大使,多次與 國民政府 談判交涉 華北問題 ,因在分裂華北問題上與軍部及 外務省 外務大臣產生分歧。 1936年1月被命回國,遂辭職,翌年6月去世。 腳註 [ 編輯 ] ^   有吉明(ありよし あきら)とは - コトバンク .  [ 2021-12-26 ] .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19-06-27). [ 隱藏 ] 閱 論 編 日本駐華大使 大日本帝國 駐 大清 公使 (1873年-1912年) 山田顯義 (未就任)   →  柳原前光 ( 代辦 )   →  鄭永寧 (代辦)   →  森有禮   →  鄭永寧 (代辦)   →  宍戶璣   →  田邊太一 (代辦)   →  榎本武揚   →  吉田二郎 (代辦)   →  島田胤則 (代辦)   →  鹽田三郎   →  尾山鼎介 (代辦)   →  今立吐醉 (代辦)   →  大鳥圭介   →  橋口直右衛門 (代辦)   →  小村壽太郎 (代辦)   →  林董   →  內田康哉 (代辦)   →  矢野文雄   →  林權助 (代辦)   →  石井菊次郎 (代辦)   →  西德二郎   →  小村壽太郎   →  日置益 (代辦)   →  內田康哉   →  松井慶四郎 (代辦)   →  阿部守太郎 (代辦)   →  林權助   →  阿部守太郎 (代辦)   →  伊集院彥吉   →  本多熊太郎 (代辦) 大日本帝國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