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是国军主动发起?历史的真相总让人不可思议!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有准备的小规模战斗到后来演变成一场中日双方以命相搏,海陆空百万人的大会战,最终以国军主动撤出上海而告终,今天看来仍不免令人唏吁。
今天根据相关的史料来看,淞沪会战确实是国民党军队主动发起的。黄绍竑,是淞沪会战的亲历者,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大本营第一部(作战部)部长,直接参与了南京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决策和指挥。他在战后的1946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中做有如下陈述:
黄绍竑
“八一三事变的发生,是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亦可以说日本是被动的,而我国是主动的。最高统帅的决策,是要以主动地姿态,先把上海敌军的根据地摧毁,然后再主动地向华北作战,即使不能将敌人根据地铲除,亦须吸引其兵力到这方面,以扰乱其既定计划。”
那为何一向抵抗日军畏首畏尾的国军却一反常态主动进攻呢?当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量:
战术考量:集中兵力优势,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卢沟桥事变后,宛平城内守军紧急增援。
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驻屯军和关东军在北方大举进攻,意欲鲸吞整个华北。在南方,日本海军游弋于东海、黄海和长江水道。日本军部和政府当时已确立进攻上海、攻略宁沪杭地区的决策,日海军已下达准备进攻上海的作战指令,陆军正在组建上海派遣军,准备开赴上海淞沪地区一场大战已是箭在弦上,处于一触即发之势。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战场态势,日本海军舰队分布于黄浦江、长江末段水面和吴淞口内外海面,在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处外线包围态势。然而在地面,中国军队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后续部队正在向战区调动,完全处于外线进攻态势,“当时我军兵力超过日方在沪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兵力约八九倍,进攻力量绰有余裕。”相反,日本海军陆战队居于劣势,处于内线防御之态势。中国京沪警备部队(8月13日改称第九集团军)已在八一三之前做好了围歼驻沪日军的战役计划和作战部署。
淞沪会战中的国军机枪阵地
日本陆军其时正倾注全力在华北战场作战,虽然在8月10日至11日已做出组建上海派遣军,调动2个师团出兵上海的决定,但部队动员、集结和经海上输送,至少需要10天时间才能到达上海。因而,日本陆军当局并不主张立即在上海开战。与此相反,中国军事当局鉴于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处于劣势,为争取主动,争取时间在日本陆军抵沪前将对方歼灭,因而决心立即发起淞沪之战。
面临着上述局势,南京统帅机关和京沪警备司令部乃按照既定的先发制敌的作战方针,抢在日本上海派遣军抵沪之前主动地发起淞沪战役,先就歼日本驻沪地面部队,摧毁日军在上海的陆上根据地,并尽可能地给其海军舰船和航空兵以打击,以便为尔后的淞沪作战构筑有利于我的良好基础。
淞沪会战中,国军机枪手在抵近射击 。
战略考量:吸引华北战场日军,改变日军进攻中国的态势
国军为何要主动挑起淞沪战争?在上海打仗其实最利于日本的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但对中国是不利的。
但其实卢沟桥事变之后,华北已经开始打起来了。如果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战略设计应该采取由北而南,长驱直入。但是,国民党方面的战略设计并不希望这样。
直至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才贯通中国大陆的南北交通线。
我们中国是台阶地形,有三个台阶:第一台阶是华北,到了湖北(西边)是第二台阶,再到青藏高原是第三个台阶,东边低西边高,从东边往西边打,这就是所谓的仰攻,这对日本而言是不利的。如果由北而南长驱直入的话,则非常容易打的,中国历史上蒙元南下消灭南宋朝廷,满清入关消灭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政权,南明政权都是这样从南到北打的。如果任由日军这样的战略构想一步步实现的话,国民政府的生死存亡则在旦夕之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国民党的战略设计就是希望把日军的动线改变过来,把由北而南的纵向,改成由东而西的仰攻。
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开进上海市区,上海全部沦陷。
从日后淞沪会战的结果来看,中国方面显然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和反应力,先期发起战斗的国军部队迟迟啃不下日军的上海守卫部队,至后来日本上海派遣军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取得了兵力和兵器上占有绝对优势、掌握绝对的制空和制海权,以及充分的作战准备,国军至此完全陷入被合围的危境之中。但同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