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留學日本時查到的潘漢年及日汪共三方密約事件

 

留學日本時查到的潘漢年及日汪共三方密約事件

2017年12月27日,《華夏文摘》發表了我的文章「潘漢年小議」,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抗戰期間,受毛澤東和周恩來委派,潘漢年代表延安政府前往南京,秘密會見汪精衛,簽署日汪共三方密約,相互停戰,事實上結成三方秘密軍事同盟。文章發表後,收到許多不同種類的反饋,全都表示文章內容令人感到震驚和意外,他們不敢相信這一事實,也不願意相信。甚至有人說,他們絕對不會相信這一歷史事實。並且,所有人都要求我提供相關證據。

我生長在中國大陸,自幼接受官方的正統教育:共產黨八路軍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使用人民戰爭,八年打敗日本狗強盜,並從兩萬軍隊增長到120萬,最終統一大陸,建立新中國。抗戰期間,我父親一直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的陝西省,在我與父親共同生活的近30年期間,父親給我講述過許多抗戰的故事,我意外地發現,與正統教育大相逕庭。這引起了我極大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真相是什麼。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我在日本筑波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筑波大學圖書館巨大無比,藏書無窮,其中的東亞圖書館占了好幾間房子,專門論述抗日戰爭的資料就有一屋子。在那三年期間,我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常常利用業餘休息時間,博覽資料,無意中看到了潘漢年和日汪共三方密約的歷史記錄。然而我僅僅是個理工男,不是歷史學家,看那些閒書,完全出於好奇心,就是想知道日本人是怎樣評價中日戰爭的。我沒有做讀書筆記,也沒有搞任何研究工作。2013年11月,我完全依靠自己的記憶力,寫出了「歷史人物潘漢年」的初稿,並在一些QQ群和微信群里發表,2017年12月整理改進後發表到《華夏文摘》上。受到質疑後,才注意到,我確實不記得資料的名字了。不過,讀者們的質疑全都被轉換成了我繼續學習研究的動力,促使我了解到了下面這些知識,才產生了本文,向質疑者們提供證據。

抗戰期間,擁有許多租界的國際大都會上海變成了遠東地區的情報中心,日、汪、國、共,都在上海設有自己的情報點,日本情報部門的首領是岩井英一,他們的辦公大樓則被人稱之為「岩井公館」。日汪共三方密談時,岩井英一是當時日方的談判代表之一。戰爭結束後,岩井英一返回日本,寫了一本回憶錄,名字是「回想的上海」,詳細講述了他在上海期間的情報間諜生涯。內容豐富多彩,全都是當事人的第一手資料。除了潘漢年及日汪共三方密約之外,還有兩件事情我覺得值得一提,並且都是我以往所不知道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毛澤東高瞻遠矚、足智多謀,從1936年開始,就構思出了與日軍合作,共同抗擊國軍的戰略意圖。

第二件事情是:抗戰期間,國共合作,雙方是軍事同盟,周恩來常駐重慶。因此,延安政府可以通過合法和秘密手段,知道許多國軍的作戰計劃和軍事秘密。他們通過潘漢年,將這些秘密情報交付給岩井英一,再由岩井英一轉交給日本軍方,對中國抗日戰爭的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岩井英一的回憶錄中,對這些事實都有詳細的記錄和描述。作為回報,岩井英一在岩井公館裡為潘漢年設置了一個獨立的辦公室,並提供電台等辦公用品。同時,岩井英一每個月都要發給潘漢年兩千港幣,作為潘漢年提供情報的費用,兩千港幣相當於當時香港普通工人五年的工資。

戰爭結束後,日本政府解密了所有戰爭期間的保密文件,日本國家檔案館裡成百上千噸的檔案資料,消耗了無數位歷史學家們畢生的精力。

1941年,遠藤譽女士出生於長春市,1952年隨父母返回日本,1975年獲得東京都立大學大學院理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先後在千葉大學、筑波大學、帝京大學、東京福祉大學任教,並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任客座教授。她是一位日本職業歷史學家,通曉中文,專門研究中日關係。遠藤譽教授先後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研究日本國家檔案館裡眾多的資料,發掘出了包括「回想的上海」在內的一大批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2015年,她出版了一本書,日語原名是(毛沢東,日本軍と共謀した男),轟動日本史學界。這本書的中文名字似乎應該翻譯成「毛澤東,與日軍勾結的男人」。

我很驚喜地發現,遠藤譽教授在書中所講述的潘漢年及日汪共三方密約的歷史事件,與我當年在筑波大學圖書館看到資料完全一樣,似可證明吾言不虛,亦可證明她言不虛。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以上文獻全都是日語資料。2016年,美國之音中文部專門採訪了遠藤譽教授,並製作了一份長達41分鐘的採訪視頻,採訪過程完全使用中文,並對所有日語和英語部分添加了中文字幕或中文解說。感興趣的讀者請給我電郵,我可以用電郵把這份410MB的mp4文件發給你。我的電郵地址是:「Wahaha_us@yahoo.com」。海外讀者則可以直接觀看美國之音的視頻,連結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uH7xn56PpA」。當然,如果哪位讀者願意搞歷史研究,並且通曉日語的話,請直接閱讀遠藤譽教授的書,請自己閱讀並核實書中的參考資料,例如岩井英一的「回想的上海」。這就是我為讀者反饋所提供的證據。歡迎大家進一步的反饋,補充、訂正、反駁、責難。

(張又普初稿於2019年11月07日)

後記:

2021年6月19日,一位網友發給了我一份遠藤譽教授的書的中文版,感興趣的讀者請給我電郵,我可以用電郵把這份32MB的pdf文件發給你。我的電郵地址是:「Wahaha_us@yahoo.com」。

資料連結:

華夏文摘:http://www.hhlink.com/link/www.cnd.org/華夏文摘

潘漢年:https://baike.baidu.com/item/潘漢年/591734

汪精衛:https://baike.baidu.com/item/汪精衛

筑波大學:https://www.tsukuba.ac.jp/

岩井英一:https://baike.baidu.com/item/岩井英一/390663?fr=aladdin

岩井公館:https://baike.baidu.com/item/岩井公館/7424350?fr=aladdin

回想的上海: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9878410/

遠藤譽:https://baike.baidu.com/item/遠藤譽/9649828?fr=aladdin

東京都立大學:https://baike.baidu.com/item/首都大學東京/1744942?fromtitle=東京都立大學&fromid=6407721

千葉大學:http://www.chiba-u.ac.jp/

帝京大學:http://www.teikyo-u.ac.jp/index.html

東京福祉大學:https://www.tokyo-fukushi.ac.jp/

中國社會科學院:http://cass.cssn.cn/

上海交通大學:https://www.sjtu.edu.cn/

美國之音:https://baike.baidu.com/item/美國之音/22610921?fr=aladdin

周恩來:https://baike.baidu.com/item/周恩來/114814?fr=aladdin

香港:https://baike.baidu.com/item/香港/128775?fr=aladdin

下面是日語連結:

『毛沢東,日本軍と共謀した男』:http://yoihon.com/sc/product-273194.html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留學日本時查到的潘漢年及日汪共三方密約事件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任援道

  任援道(1890—1980),字良才,号豁庵。1890年出生于江苏省 宜兴县 ,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平津警备司令。 1937年12月12日 南京 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在此民族危亡时刻,志士仁人共赴国难,而任援道却独有打算,他利用 权术 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收编了 太湖 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 散兵游勇 一万多人马,投靠到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梁鸿志 的帐下,沦为汉奸。任援道参加 汪精卫 、梁鸿志的上海会谈,会后发表声明,支持组建伪政府。抗战胜利后逃往 加拿大 ,1980年在加拿大病死。 中文名 任援道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省宜兴县 出生日期 1890年 逝世日期 1980年 毕业院校 河北保定军官学校 目录 1   早期经历 2   汉奸岁月 3   狡兔三窟 早期经历 编辑   播报 任援道(1890—1980),字良才,号豁庵,早年毕业于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后赴日本留学,入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1911年归国。1924年5月, 顾忠琛 任孙中山下属的北伐讨贼军第4军军长,任援道在顾忠琛手下担任该军参谋长。后来,任援道回到家乡,担任宜兴履善高等小学、锐进小学校长。后任援道离开江苏赴天津,通过交通银行协理、叔父 任凤苞 的推荐,出任天津造币厂总务科科长。此后,获江西督军 蔡成勋 任命为江西银号督办。湖南省政府主席 唐生智 任命为驻天津办事处处长。此外,任援道历任步兵第四十团团长、第五十五旅旅长、山东兵工厂厂长、津浦路北段交通司令、京汉路警备司令、平津警备司令等职。 汉奸岁月 编辑   播报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据我东北。垂涎华北;蒋介石消极抵抗,节节退让时,善于投机钻营的任援道1935年当上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这是任援道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头衔。 任援道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12日南京沦陷,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在此民族危亡时刻,志士仁人共赴国难,而任援道却独有打算,他利用权术收编了镇江鱼雷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收编了太湖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万多人马,投靠到“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梁鸿志的帐下,先任绥...

追溯近现代中国起源与历史 第三章

  追溯近现代中国起源与历史 第三章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jPM5EAAAQBAJ&pg=PA417&lpg=PA417&dq=%E4%B8%83%E9%A1%B9%E6%92%A4%E5%86%9B%E6%96%B0%E6%9D%A1%E4%BB%B6&source=bl&ots=b5nHPYCaVU&sig=ACfU3U38QT_CtF4DqGtpV4V8_omU9VUgFQ&hl=zh-CN&sa=X&ved=2ahUKEwi8lvumqdXzAhXDEogKHYxPBJMQ6AF6BAgKEAM#v=onepage&q=%E4%B8%83%E9%A1%B9%E6%92%A4%E5%86%9B%E6%96%B0%E6%9D%A1%E4%BB%B6&f=false

近卫文麿mí[注 1](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又译近卫文麻吕,日本昭和时代前期的政治人物。上世纪初时曾三度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日本大政翼赞会的创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认为是与同时代之德国纳粹党、义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

  近卫文 麿 mí [注 1] (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又译 近卫文麻吕 , 日本 昭和 时代前期的 政治人物 。上世纪初时曾三度出任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日本 大政翼赞会 的创始人之一,该会被广泛认为是与同时代之 德国 纳粹党 、 义大利 国家法西斯党 相似的独裁政治社团,是首位公开支持和德国、义大利结成 轴心国 ,发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及 中国战场战争 的日本政治家,上任不久就策动 七七事变 ,两个月后便爆发了 上海会战 ,且任首相内历 南京大屠杀 。 近卫文麿 第34、38、39任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任期 1937年6月4日—1939年1月5日 前任 林铣十郎 继任 平沼骐一郎 任期 1940年7月22日—1941年10月18日 君主 昭和天皇 前任 米内光政 继任 东条英机 个人资料 出生 1891年10月12日   大日本帝国 东京府 东京市 逝世 1945年12月16日(54岁) ×   日本 东京都 死因 氰化钾 中毒 墓地   日本 京都 大德寺 政党 大政翼赞会 配偶 近卫千代子 亲属 细川护熙 (外孙,1993年-1994年任总理大臣) 专业 法学士 ( 京都帝国大学 ) 公爵 获奖 勲一等旭日大绶章 签名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近衛 文麿 假名 このえ ふみまろ 平文式罗马字 Konoe Fumimaro 日语旧字体 近衞 文麿 近卫文麿于内阁期间曾任: 贵族院 议员、副议长(第10任)、议长(第9任)、 内阁总理大臣 (第34、38、39任)、 外务大臣 、拓务大臣、 农林大臣 (临时代理)、 司法大臣 、 国务大臣 等职衔。近卫文麿出身于宫廷贵族 五摄家 之一“ 近卫家 ”第30任 宗主 ,为 后阳成天皇 的12世裔孙,为 近卫笃麿 公爵的长子。他为 京都帝国大学 法学 部毕业,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初期的内阁总理大臣,身为大战中日本方面的核心人物之一,对美较谨慎而退出一线,之后接手的后任首相 东条英机 发动 偷袭珍珠港 ,并在战后被判定为首要战犯。而近卫文麿在 日本投降 后饮药自尽身亡,因此最终未被起诉。 其外孙 细川护熙 曾于1993年至1994年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成为1955年以来日本首位非 自民党 出身的首相。 目录 生平 早年 进入贵族院 全面侵华 下台与太平洋战...